发布时间:2018-09-11 文章来源:湖北省法学会 编辑人: admin
8月31日,湖北省“百名法学家百场报告会”暨咸宁“法治大讲堂”嘉鱼专场在县文体中心开讲。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彭峰博士应邀授课,湖北省法学会办公室二级调研员王世杰、咸宁市委法治办专职副主任黎江出席报告会,湖北讲习所(嘉鱼)高质量发展专题班全体学员共400余人参加了报告会。
彭峰博士以《社会治理创新的新时代内涵》为主题,围绕社会治理的概念,社会治理的主体和客体,系统地讲述了政府、公民、市场在社会治理中的角色定位,阐明了社会治理的目的和公民参与对社会治理的重要意义,明确了如何正确处理政府和社会的关系,深入浅出地讲解了社会治理的路径和手段。授课中,就加快实施政社分开,激发社会组织活力,充分发挥社会组织功能,推动社会治理重心向基层下移等内容,彭峰博士向与会者做了现实和长远的意义分析。
报告会特别指出,社会创新要致力于五个方面的工作,即推进社会的“法治环境”建设,使“法治社会”成为人民群众过上“美好生活”的基本保障;推进社会的“安全环境”建设,促使“安全环境”成为实现“美好生活”的首要和现实基础;推进社会的“公正环境”建设,使“社会公正”成为凝聚民心、推动“美好社会”建设的价值基础;推进社会的“诚信环境”建设,使“社会诚信”成为人民群众“美好生活”的道德基础;推进社会的“福利环境”建设,实现“共享发展成果”,为“美好生活”提供有效的物质基础。这五个方面,为新形势下创新社会治理指明了方向。
在场学员一致反映,现代社会治理是一个“共建、共治、共享”的过程,人民群众广泛、自觉、自主的民主参与是关键环节,党员干部更应置身其中,率先示范引领。要始终坚持党在基层社会治理中的领导核心地位,发挥好党组织总揽全局、协调各方的作用,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。